5月1号大家主要去参观东京国立博物馆,这是日本最高层级的国家博物馆,所藏文物超越12万件,无论质或量都居日本第一。其综合文化展(常设展)展出的文物数目一直在3000件左右。展馆开放时间09:30至17:00,常规闭馆日为每周一(遇假日则顺延)。门票成人1000日元,大学生500日元。早晨出发的时候,天空中飘着雨。到达JR上野站后,由于我想去看看“维新三杰”之西乡隆盛的雕像,就从不忍口出站。哪知眼神不济,一上台阶进入上野公园,就错过了雕像。不过到博物馆一路上的其它景点都打了卡。大家中午11:45到达博物馆门口。本来担忧恰逢黄金周,博物馆会人头攒动,影响观感。门口一看还好,大伙都有序排队买票进场。世界级的博物馆,不要想一次就把藏品基本看遍。我在卢浮宫试过,一个人逛,看了6小时,腿脚就吃不消了,比徒步五台都累。当季展品一次看遍是不可能的(特种兵走马观花可以),何况馆藏文物会周期性轮展。所以,这次大家看两个展馆,第一东洋馆,再本馆。东洋馆顾名思义,展出亚洲文物,其中来自中国的最多,包含青铜器、佛像、漆器、字画、唐三彩等等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画像石系列和唐代宝庆寺石佛群,前者让我想起去年到登封参观的由多块画像石组成的001号国保单位太室阙,后者的馆藏说明则让我思绪一下复杂起来(参见后续照片)。主馆一楼的展览按文物类别分划,二楼的展览主题是“日本美术陈列”,对某一类别文物有兴趣的游客,可以按图索骥。在武士兵器厅,欧美游客就特别多。这类年好莱坞拍摄的有关日本政治文化的电影电视,譬如《最后的武士》、《幕府将军》等,对吸引欧美人士来日旅游,帮助不少。当年一部《末代皇帝》,就把北京故宫推向了世界。当天本馆一楼是“新指定国宝·要紧文化财”展示,陈列了不少宏大、精美的古时候木雕佛像,可惜不可以拍照。过了下午4点,脚力有的透支,大家告别国立博物馆,到上野站坐JR回池袋。出池袋站路过那家一直排长队的拉面馆“无敌家”,发如今天居然只有两三人排在门口,心里一阵狂喜:晚餐就这里了。估计一是还不到饭点(才16:45),二是今天下雨。

清水观音堂

上野公园的清水观音堂

昔年支持末代幕府、对抗维新政府而战死的彰义队之墓。

这位王仁博士涉及日韩甚至中国的儒教史研究,存在争议。


东京国立博物馆正门

左侧为资料馆,右侧为主馆。

来自柬埔寨的十二世纪佛陀坐像

中国南部出土的铜鼓(后汉至唐代)


中国清代白玉梅花饰花瓶

中国清代玛瑙石榴

楷书五言古诗轴(金正喜,朝鲜,十九世纪)

中国南宋青瓷葵口钵

中国西周的盛酒器罍

出土自中国四川的摇钱树(后汉年代,公元1~2世纪)

中国三彩镇墓兽(唐代7~8世纪)

埃及底比斯出土的赛克迈特女神像(新王国时期,公元前1388~前1350年前后)

巴基斯坦犍陀罗石雕之佛传“诞生”(贵霜帝国,公元3世纪)

伊朗古兰区域出土的山羊头形来通杯(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,公元前6~前5世纪)

皇明印史(中国明代,162024年)

松溪草堂图轴(王蒙,明代16~17世纪)

幽居图卷(马琬,明代,15~16世纪)

画像石:西王母/马车/打猎(中国山东晋阳山慈云寺天王殿,后汉年代,公元1~2世纪)

来自埃及的木乃伊

如来三尊佛龛(中国西安宝庆寺,唐代8世纪)

宝庆寺佛像

博物馆关于宝庆寺佛像的说明

菩萨立像(中国山西长子县,北齐552年)

胁指(长船宗光,室町年代,1481年)

五彩樱花鹫纹大盘(伊万里,江户年代,18世纪)

行道面,持国天(镰仓年代,14世纪)

博物馆好看的庭园



树皮纤维衣(北海道努,19世纪)

出土的墓葬陶器


主馆大厅

猴形墓葬陶俑

日本国宝之遣唐使通关文牒

神农图(传杨月,室町年代,16世纪)

江户年代的武士服饰

能面瘦男(江户年代)

武士绘:加藤清正猎虎(歌川国芳,江户年代,19世纪)

风辇(江户年代,19世纪)

国立博物馆本馆